IDBM 反馈回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超 | 2013.08
A. Description 描述
概括来讲,IDBM是一个以跨学科合作为载体,以结合理论课程和实践项目为方式的优质研究生项目。我最初选择IDBM的动机主要有三个,一是对跨学科合作在设计领域的运用有所期待;二是对芬兰的设计底蕴和文化深感兴趣;三是看好IDBM项目的扎实和严谨的办学风格。一年下来,发觉所有的预期值都有达到甚至超越,深感幸运和满足。
关于IDBM的主要课程包括了IDBM理论(Theories in IDBM); 商业中的设计思想(Design Thinking in Business);跨学科产品开发(Interdisciplinary Product Development);商业模型及管理(Business Model and Management);开放式创新设计(Designing Open Innovation);国际设计商务管理(International Design Business Management);创新项目管理(Innova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共计7门。另外,除了上述课程以外,每一个跨学科团队还有独立的实际项目需要完成,以此来巩固和帮助理论学习。这个实际项目伴随了整年的IDBM学习。
刚到的前半个月的时间是设计学院的集训,基本上是每天换小组换课题进行workshop,目的是让我们尽量在短时间内熟悉同学,和教学节奏。后半个月是IDBM理论的课程,我们进入了business, engineer和designer合作完成项目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完成了为期一周的一个小项目:提升一个本土的交换个人信息的手机应用——Introdex。在这期间,我们每天都有课后阅读论文的任务,第二天是与论文相关的讲座,下午则要求把论文的内容运用到workshop当中。这些课程虽然属于热身性质,但是却是密集型训练,每天晚上10点才能回住的地方。课程结束后每人都提交1000字的reflection paper。
关于IDBM实际项目,我们50个学生分成12个小组,三个学科的同学共同完成一个与企业或组织合作的实际项目。比较遗憾的是分组是不可以自己选择的,由老师参考学生的简历分配对应的小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课题我无缘加入,比如愤怒小鸟公司的一个fun city的项目,Volkswagen的mobility in rural area项目。我最终被分到的小组课题也比较不错,是协助芬兰化学工业联盟提升化工在芬兰及其周边的形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化工行业。这一问题是在芬兰亟待解决的问题,化工联盟希望获得有创意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为此采访了若干公司,参观了很多教育机构,阅读了很多相关文献和资料,到东京做了案例调查和分析。最后我们为甲方制作了一本包含多个点子和系统的小册子,受到了甲方的好评。
Design Thinking课程对于我来说就是把自己已经了解过的相关内容梳理了一遍,相对比较简单的,小组工作时把北欧时尚家居品牌Fatboy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汇报获得了不错的反馈。然而这门课由于Report不够理想而没能得5,这也使得我愈发重视国外的论文写作并对其要求有了大概的了解。IDBM 和 Innovatio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均为以商学院为基础的课程,在前者的团队合作中,我们选择了芬兰的名族珠宝kalevala为案例研究。两门课程都以考试未结束,过程中教授了不少商业和管理的知识。之后的商业模式的课程,又让我对当今流行的商业理论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Design open innovation 对我产生的影响较大,它主要深入介绍了开放式创新的意义与具体表现,让我对未来的设计有了更明晰的想法。另外一门跨学科产品研发则从众多不同的手段出发,讲述研发一个产品的各种可能的多学科手段,最后以一个假象的工厂的项目为结束。这们课程也让我学到并认识到其他的设计技能。
B. Feelings and thoughts 体会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觉IDBM中来自商业和工程的同学具有很鲜明的、不同于design学生的特质,合作起来很有意思,小组成员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切入点的更加多样,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新的知识。另外芬兰人温和包容的性格也使得中国人和他们交流起来较容易。
在知识方面,觉得接触到比较多的是商业上的各种概念,并且了解了一些商科学生的工作方法。工程类的只是有所了解但是并不是太多。另一方面是写学术论文能力的提升,因为课程评分多看文章优劣,所以文章上还是得硬着头皮学习,改良。相对刚来的时候对学术论文,外文论文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留学生活本身也是相当丰富多彩的,我参加了若干party,参加了学生会组织的旅游,邀请和被邀请同学做饭吃饭,和组员去芬兰中部度假等等,让我觉得确实不枉此行,所见所闻让人增知不少。
大项目的合作过程中,有觉得的艰难的时候,也有特别轻松愉快的时候,有效率极高的时候,也有停滞不前的时候。一年下来和小组成员成了很好的朋友,也确实增长了很多跨学科国际合作的经验。关于最后的结果,我觉得自己在某些时候处理得当的话,成果还会更好一些。
C. Evaluation 评价
毋庸置疑,无论在我来之前还是之后,我都觉得IDBM项目是相当优质和出色的研究生项目。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它掌握了很优质的学校,师资,公司和学生资源。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因此只要学生自己态度端正,一年下来定会收获颇丰。
理论课的质量基本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个人比较满意。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课程因为教授方法的问题导致同学们的参与度并不太高。再比如某些课程未针对IDBM项目做出相应的调整,致使一些繁重的课业任务既占用时间耗费精力又很难在项目中有实际的用途(如github的学习,它本身是很好的平台,但是在两个星期的学习中很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实际用处并不大。)
大项目的质量从总体上来讲还是不错的。有一些项目课题属于前沿而甲方也是芬兰的企业翘楚,如Rovio的Fun city项目。但有个别项目可能由于没经过深思熟虑和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学生有较差的学习体验,结果也差强人意。
D. Analysis 分析
做得好的
基本把控住了一个设计师应有的立场和坚持,不论在哪一个小组中,我一定是尽力做好设计上的事情并尝试帮助别人做更多的事情。以至于小组成员认为我承担了太多工作量太辛苦。每次的设计成果也会受到别人的赞赏。对待工作和课程的态度也都比较认真,因此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做得不好的
对商科内容的理解能力一般,上课给出的商科概念自己也没能及时做得查漏补缺,致使概念知道个大概,但直接运用或借用有一定难度。另外英文领会能力差强人意,虽然正常的工作完全没问题,但是觉得自己还是理应在这上面做得更好。
E. Conclusion 结论
IDBM项目确实让我获益良多,思维方式上有了不少重要并有价值的的改变。例如开放创新概念对我的影响颇深,这种基于群众智慧的民主创新在我来会发散到各领域,并极度提高生产率和生产效率。
设计师若只将自己圈养在设计的领域中必当越走越窄,而IDBM整个学习过程在我看来其实是带有很重商科属性的思维洗脑。让我了解了比较新的商业概念,商人对于设计的看法以及设计如何落脚于整个商业过程。这种眼界的改变是弥足珍贵的。
F. Action Plan 行动
我将会把我之前一年IDBM的所学带入自己的设计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完成自己的论文,以相比一年之前更全面地视角来分析和改进现状。
关于就读IDBM的建议:提前了解一些商科,工程领域甚至各国文化之类的知识,不需要太多,但得有个大概印象;在外国组员面前要坚持自己觉得正确的想法,完整的表达自己;另外要对课程中老师讲到的知识点反复咀嚼,尽快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多多参加学校活动和学生派对,体验生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